別白費錢!孩子這個年齡前,「家鄉遊」比「國外遊」更利於成長!
你還因為不能帶孩子國外旅遊而耿耿於懷嗎?
有一位媽媽,二寶8個月大,大寶4歲,打算趁寒假過年時帶兩個孩子國外旅遊。她身邊有過類似經歷的父母給了她一些意見,歸納下來有三種:
一種是叫她一定要帶小寶寶外出旅遊,因為寶寶時期的感覺跟童孩時期的感覺會不一樣;
另一種是勸她放棄這個想法,因為幾個月的寶寶,大人在家裡帶著都有各種辛苦和哭鬧,更何況是把寶寶帶到一個陌生的地上?
最後一種建議是勸她兩個小孩都不要帶,因為孩子太小,難以享受假期。
對此,這位媽媽很糾結。
每一次節假日,旅遊是無數家庭面對的問題。尤其是那些囊中羞澀的爸媽常常有一種焦慮:我沒帶孩子到國外旅遊,過年也只帶他們回老家,會不會讓他們錯過什麼?幼兒說告訴你,不會的,尤其是對於6歲前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。
▷孩子5歲後,才會對旅遊有美好記憶
嬰兒時期,寶寶真對長途旅遊有感覺嗎?其實很多即使帶過寶寶外出國外旅遊經歷的父母,對這個問題也是含糊不清的,甚至是啞然的。事實上,寶寶們被帶到戶外就會很高興,但他們的注意力很短暫,身體的抵抗力也會比其他年齡的孩子低,他們並不能像大孩子那樣長時間沉浸其中。
另外,孩子對大概5歲前的經歷沒有記憶。英國兒童發展學家Amanda Gummer說,5歲以上的孩子才能記得旅途中的快樂經歷,5歲以前的出國旅行,幾乎所有孩子長大後根本沒有印象。對此,英國當地有旅遊權威機構進行過專門的調查,結果表明,80%的成年人對自己小時候的旅遊,尤其是5,6歲前的旅遊經歷一點兒記憶也沒有。那是因為兒童大腦負責長期記憶的海馬體還未發育成熟。剩下的大部分的20%,能記起某些“帶有意外或危險”的旅行經歷片段。有關這一點,幼兒說曾經在嬰兒記憶有過專門的介紹,就是寶寶對危及生命安全的經歷會成為潛意識,這是生物的生存機制在起作用。
奶奶曾經跟我提及,在我3,4歲時某個舅爺常常帶我到處玩、到處找好吃的,我最愛吃的是一種沾滿芝麻的糕點,我還親密地把他當爺爺喊……事實上我對此一點兒印象也沒有。因為從我記事時起,那位舅爺已經去世,我連他長什麼樣子也不記得,那種沾滿芝麻的糕點我事實上也是不喜歡的。倒是即使到現在,我還能記得我4歲時在家門口吃飯,被鄰居家一條狗追的情景。
所以,父母如果本著讓孩子把5,6歲前的旅遊當成一輩子的美好回憶,那很大可能只是白費功夫。
▷5歲前,孩子更喜歡在熟悉地方探索
每一個孩子的成長,都是基於無數的“重複”前提下實現的。寶寶學話需要重複、聽故事需要重複、玩耍和探索都需要重複,比如同一本故事繪本反復聽、某一個玩具反復玩……“重複”是幼兒認知的特徵。在旅遊上,熟悉的地方更利於孩子探索。英國知名兒童心理學家Oliver James說,學齡前兒童會喜歡一再地回到同一個熟悉的地方去遊覽,5歲前的孩子對陌生的地方會“忐忑”,10歲內的孩子也常常“念舊”。
內容未完結,請點擊“第2頁”繼續瀏覽。

-
她要死了,竟想掐死婆婆一起上路:婚姻裡,誰把女人逼成這樣?
-
為什麼很多夫妻越過越冷清(值得所有已婚的看看)
-
兒科醫生的良心建議:面對退燒針,每一位家長都要說「不」!輕則癲癇,重則致死!
-
別白費錢!孩子這個年齡前,「家鄉遊」比「國外遊」更利於成長!
-
家長注意!食品和菜單中出現這些「敏感字」有害健康,千萬不要給孩子吃!
-
震驚!熊孩子撕碎5萬現金,爸爸知道原因後放下了手中的皮帶!
-
不是迷信!春節期間孩子不能在這兩個時間段出門,免得追悔莫及!
-
懷孕2個月被告知胎兒不保,這種湯孕媽一定要少喝,危害很大!
-
「位」姓爸爸給女兒取名字,怎麼取都不稱心,孩子爺爺一開口絕了,大家都說好
-
95後辣媽剖腹產五胞胎,一看到性別,寶媽大哭:上輩子造了什麼孽
-
懷孕後的熊黛林照樣做家務,春節大掃除,孕婦這八件家務千萬不要做!
-
為什麼寶寶都喜歡豎抱?這些知識你必須都知道,爸爸媽媽尤其不要錯過
-
同樣是分蘋果,兩位母親不同的做法,卻造就了兩個孩子天壤之別的人生!
-
最讓人討厭的3種孩子,可悲的是很多父母還以此為傲
-
自從有了娃,錢都去了哪?句句說到心坎上!
-
最傷媽媽的話:沒有「體諒」的家庭最悲涼!想要家庭幸福,好好看看吧!
-
女強男弱十分恩愛,這對夫妻結婚十五年曬牽手照,但牽手方式卻暴露出實際婚姻狀況!
-
2歲女兒在家意外死亡,寶爸回家後發現真相,怒扇寶媽倆個耳光!
-
鐘麗緹母女凹造型,與張倫碩的這一細節暴露了夫妻感情……鐘麗緹愛得好卑微
-
導致孩子自卑的十句話,家長爛在肚子裡也不能說,會影響孩子將來的人生道路!
-
緊急救命!5歲女童被拐後機智脫險,只因為和員警說了「一句話」,你一定要教孩子這樣做!
-
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,請別錯過這篇文章,給男孩成長空間
-
-
哈佛大學:睡前堅持跟孩子說這2句話,孩子將來一定會感謝你的!
-
這3類媽媽最累,卻最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,快看看你在其中嗎?有則改之無則防之。
-
-
媽媽,我真覺得很燙,為什麼你不相信我?
-
這10個習慣,父母一定要「逼」孩子養成!
-
-
《爸5》收官,陳小春說了一個詞,五年裡沒有爸爸提過…值得警示所有父母!
-
不想孩子被批沒教養?當孩子提這4個要求時,你一定要果斷拒絕!
-
當孩子說我不想學習時,背後真正的隱含詞是什麼?你的應對方式決定孩子的一生
-
兒科醫生:2歲前身高將決定80%最終身高!快看看,你家寶寶將來長多高?